
我們都知道人體的最小構成單位是細胞,細胞中又包含細胞膜、細胞質及細胞核三個部份;每個細胞質、細胞核中均含有核酸,我們所吃的食物中也含有一些核酸,這些核酸經過新陳代謝,分解、合成之後,留在血液或體液中的老廢物(普林),就是「尿酸」。
簡單來說,尿酸就是細胞新陳代謝產生的老廢物,正常情況下,我們的人體內大約含有一千到一千二百毫克尿酸,每天大約有六百毫克產生及排出體外,所以體內的尿酸量會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況;但萬一有某些原因破壞了這種平衡狀態,也就是說,這些老廢物若在血液中因某些原因異常增多現象,就形成了所謂的「高尿酸血症」。
依據統計學來講,男性血中尿酸值在7.0mg/dl以上算有高尿酸血症,而女性血中尿酸值在6.0mg/dl以上就算高尿酸血症,而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,將來有十分之一的人會發展成痛風。
通常來說,痛風病患的尿酸存量可高達2000亳克-4000毫克,由於人體內的尿酸來源有三,部份來自身體各種細胞正常的代謝(老的破壞死去代之以新生的),部份來自身體中直接的生化合成,部份則來自膳食;如果民眾只想透過飲食的調整來改善體內尿酸總值,作用相當有限。
尿酸具有下列數項物理化學特性:
1. 難溶性:以醚或水都無法使之溶解,必須加熱到攝氏四百度才會溶解。
2. 血清尿酸值的飽和濃度為六.四mg/dl,即一超過這個數值,就開始會有尿酸鹽結晶析出。
3. 血清尿酸值越高,則尿酸鹽結晶在身體各部沈積的數量也越多;沈積越多,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、痛風石及合併症的發生機會就越多。
4. 溫度越低或溶液中的PH值越低(即越呈酸性),則溶解度越小;通常尿酸鹽結晶以攝氏三十七度及PH七.七時的溶解度最大。
5. 身體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及體溫較低的地方,尿酸鹽結晶較易沈澱;例如大腳趾及其他腳關節等較易發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。
痛風的預防之道
基本上,痛風不能根治的一種疾病,但是它卻可以透過適當的藥物及飲食控制等方法,來預防痛風的復發,減輕病患的不適及改善病情。以下所羅列的預防方法也可以視為痛風病患平時的日常保健之道。

1. 一般正常飲食每天約含有600~1000毫克之普林。
2. 多喝開水,建議每天最少要喝上二千西西的水量,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量的尿酸。
3. 避免身體過度肥胖,儘量維持體重在標準範圍內,體重過重時應慢慢減重,每月以減輕一公斤為宜,但急性發病期則不宜減重。
4. 進行飲食控制,儘量避免食用含普林質高的食物,如動物的內臟、貝殼類的海產食物、過量的肉類和家禽類、過量的乾豆類、冬菇、椰菜花、菠菜及鮮露筍等蔬菜。
5. 多量脂肪有抑制尿鹽排出的作用,並易促使痛風復發,因此烹調時,油要適量,同時切記少吃油炸食物。
6. 食慾不佳時,須注意補充含糖份的飲料,以防止脂肪的代謝加速引起急性痛風之發作。
7. 避免飲酒,尤其是啤酒,咖啡及茶可適量飲用。
8. 勿穿過緊的鞋子以保護關節。
9. 發病時可提高患部關節,讓患部休息,適當的冰敷可緩解疼痛。
10. 急性發病期間,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:蛋類、奶類、米、麥、甘薯、葉菜類、瓜類蔬菜及各式水果,蛋白質最好完全由蛋類、奶類供應。

各種食物的普林含量
普林含量高的食物(每一百公克含150至1000毫克的普林)
1. 發芽豆類、黃豆。
2. 雞肝、雞腸、鴨肝、豬肝、豬小腸、牛肝等。
3. 白鯧魚、鰱魚、虱目魚、吳郭魚、四破魚、白帶魚、烏魚、吻仔魚、鯊魚、海鰻、沙丁魚等。
4. 小管、草蝦、牡蠣、蛤蜊、蚌蛤、干貝等。
5. 小魚干、扁魚干。
6. 豆苗、黃豆芽、蘆筍。
7. 紫菜、香菇。
8. 肉汁、濃肉湯(汁)、雞精等。
9. 酵母粉。